置身其中,只见数万棵池杉形成独具观赏价值的“水中森林”,其不断释放的“氧离子”,净化了潘安湖的空气,令人身心愉悦;良好的生态环境,吸引了各种野生鸟类前来,在此繁衍栖息。有诗赞曰:“鹭影飞舟何处饮,池杉岸柳初成荫。潘安五月雨蛙鸣,璀璨榴花千里沁。”
据贾汪区潘安湖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,潘安湖曾是徐州市最大的采煤沉陷区,十几年前,这里荒草丛生,水坑遍地。从2011年起,贾汪区将潘安湖采煤沉陷地治理项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工程,通过集“基本农田再造、采煤塌陷地复垦、生态环境修复、湿地景观开发”四位一体的开发模式,使采煤沉陷地变“废”为“宝”,变“包袱”为“资源”,实现了徐州市“南有云龙湖、北有潘安湖”的生态新格局。
潘安湖之变,正是徐州市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有力印证。
近年来,徐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将“生态包袱”变为“绿色资源”,跑出生态文明建设“加速度”,实现了从“一城煤灰半城土”到“一城青山半城湖”的华丽蝶变。
围绕推动资源型城市迈向创新发展新高地,2018年以来,徐州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、壮士断腕的决心、刮骨疗毒的毅力,全面推进电力、钢铁、焦化、水泥四大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调整,狠抓新兴产业培大育强和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,产业结构更高、更轻、更优、更强、更绿。
与此同时,徐州市紧紧围绕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发力,打好“蓝天、碧水、净土”三大保卫战,持续深化工业烟气、“散乱污”企业、挥发性有机物、扬尘污染、机动车污染等六大专项治理,全面建立河(湖)长制、断面长制,针对工矿废弃地和工业用地污染,精准实施分类修复,“沉睡”的土地和工业遗产被重新唤醒。
出台生态修复专项规划,系统性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。采用农田整理、沉陷区复垦、湿地景观开发等方式,先后对近20万亩采煤沉陷区实施生态修复;对宕口、矿坑、裸岩和断崖,因地制宜采用绿化造林、岩壁造景、遗存保护等手法,实现了消除地质灾害、生态环境修复、特色景观打造一举多得。采取砌石成坑、引水上山、客土植苗等做法,开创了“石头缝里绣出绿色森林”的成功范例。
徐州市还从完善园林绿地空间体系、提升多元功能及服务水平、推进共治共建共享等方面入手,通过空间织补、功能植入、活力营造,不断增强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、社会功能和人文功能,促进生态空间与城市公共生活有机融合,推动园林绿化成果从共享到乐享的新提升。增强城市功能品质,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享受高品质生活,持续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综合效益,有效推动高品质绿色空间全龄友好、全民乐享。
山水织彩卷,草木绘丹青。如今,随着一个个生态修复工程陆续完成,百年煤城荡涤煤灰,重现河流绕城、湖水映城、山水相融、人水相亲的生态底色,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幸福美好。
记者 詹岩 肖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