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市场是一个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,它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“菜篮子”,更折射着一座城市的温度和气度。“方便、舒适买菜”,是每一个人的美好期待,也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智慧。
近年来,我市不断推动农贸市场改造升级,菜市环境大为改观,经营秩序明显好转,有力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,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一些菜市中仍不同程度存在环境卫生、经营秩序等管理不到位的情况。路边菜摊、临时早市依然是不少市民的首选。
如何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——让百姓更加“方便、舒适买菜”?对于传统农贸市场而言,不仅要对市场环境进行整治,更要从硬件到软件进行整体功能性改造。既要实现扫码支付全覆盖,也要加快农产品快检和溯源全流程,还要大力推广智慧电子秤、智慧金融等服务,进一步提升市场交易的透明度和购物的舒适度,让老百姓买得舒心、吃得安心。
小小“菜篮子”,连着城乡两头。与规范的农贸市场相比,路边菜摊是一种灵活就业的方式。因其就近、实惠,基本可以满足周边居民日常需求,受到不少市民青睐;又因其投资少、门槛低,能够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就业渠道,给城市经济带来活力。路边菜摊的优点毋庸置疑,但它带来的诸如占道经营、影响市容环境等弊端也不容忽视。
笔者认为,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水平、文明与和谐程度,不仅体现在道路是否宽阔、街道是否整齐,更体现在人们生活是否便利。无论是传统的农贸市场,还是路边菜摊,在城市管理中,所有措施都是为便民利民这个根本服务的,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常思利民之策,常行便民之举,处理好“管”和“放”的关系。
值得肯定的是,近年来我市城管部门一直在做各种尝试,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。比如设置临时贩卖蔬菜早市、夏季瓜果临时摊位,创新审慎包容监管机制等,这些举措在为市民买菜提供方便的同时,也让摊贩有了短暂的“一席之地”。
“菜篮子”虽小,却关系着大民生。城市管理者要想答好“让市民方便、舒适买菜”这道考题,就要俯下身子,拓展思路,努力在城市管理和民生需求之间找到平衡,让烟火气抚慰众人心。
赵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