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理“小家庭”的家务事,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义务。同样的道理,城市是一个“大家庭”,这个“大家庭”的事务,需要全体市民共同参与。城市管理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、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,既关系到城市的“面子”,也关系到城市的“里子”,毫无疑问它是“大家庭”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务。
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。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、为了谁?建设什么样的城市、怎样建设城市?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,将城市管理摆上重要位置,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,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、新论断,为我们管理好城市指明了方向。
作为城市的一分子,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淮北这座城市骄傲。20多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践,使我们的城市管理能力不断增强、水平不断提升,城市面貌发生了质的改变,城市干净了、漂亮了、有序了……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。但不可否认,随着城市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,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,两者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,也暴露出了新的矛盾和问题。乱搭乱建、飞线充电、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行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,市民生活还有诸如买菜难、停车难等不便利的地方,这些都是城市管理中难啃的“硬骨头”。
城市是人民的城市,城市管理做得好不好,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。我们一定要顺应城市发展新趋势、人民群众新期待,做好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,推动其再上新台阶。
城市管理不是哪个部门的任务,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,任何人都不是旁观者。在城市管理工作中,政府、社会、市民需要同心同向行动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好政府、社会、市民三大主体,“要坚持协调协同,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、社会、市民同心同向行动,使政府有形之手、市场无形之手、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”。只有大家一起管理城市事务、承担社会责任,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从“你和我”变成“我们”,从“要我做”变为“一起做”,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、共建共享。
全市人民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城市,不断增强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,真正把淮北当作自己的家去关爱和守护。在古城西安,许多市民都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之中,甘做城市管理的“啄木鸟”。只要发现城市“病害”,他们就会24小时随时随地通过举报渠道进行投诉,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。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。
城市管理中遇到了新问题,就得转变思路,用新办法来解决,不能机械处理。全市上下都要增强城市管理的创新性。比如一些地方在城市管理中缺乏人性执法,只是一味追求城市形象,忽视了市民的消费需求。相关部门应该立足于“让城市功能更好地发挥”,从而服务于人们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。只有找到城市管理与人们需要的契合点,才是破题的思路所在。同时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,利用先进的前沿技术,创新城市管理手段、管理模式,让城市管理更聪明一些、更智慧一些。
在城市管理工作中,积极的互动必不可少。政府、社会和市民要沟通到位,建立良性互动关系,鼓励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城市管理,接受彼此监督。城市管理“硬环境”的优化,无形中会促进人民文明素养“软实力”的增强。常有市民这样感慨:“在这么清洁优美的环境里,谁还好意思做不文明的事儿?”这就是市民对政府部门的充分理解和有力支持。有了这种默契互动,我们的城市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。
城市管理没有止境,“我的城市我来管”体现了城市管理的进步,要让这一理念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。或许只有你真正意识到城市是你的,你才会用心去管理。
习近平总书记说过,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。“我的城市我来管”,要管就要管得精心、管得细致,用绣花的功夫对待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细节,努力“绣”出我们如花般美丽的城市家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