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,是阖家团圆、灯火可亲的温馨时刻。当大街小巷弥漫着喜庆的年味,人们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时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远离家人的陪伴,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,用责任与担当为节日期间的电力供应筑牢坚实防线。他们,就是电力系统的一线工作人员。记者近日走进他们的工作现场,记录下那些温暖而动人的瞬间。
1月28日,农历除夕中午,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接到紧急消息,位于濉溪经济开发区的110千伏白杨变35千伏巨成化工506线路故障,需进站拆解电缆头并对出线电缆进行试验。中心当即启动应急响应,组织值班人员讨论配合用户进站的抢修工作流程。随后,检修人员唐健和任印久抵达现场,在布置完安全措施后,开始投入工作。拆除电缆头、加压试验、恢复电缆头……“b相电缆试验合格,可以投运!”经过反复试验、申请、操作等程序,晚7时,线路终于送电成功。“感谢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,都别走,一起吃顿饺子吧!”巨成化工现场抢修负责人感慨道。“不用了,春节我在岗,这是我们该做的!”唐健说。
除夕夜,变电监控班当值值长李兰和副班长谢超在监控大厅值守,他们时刻紧盯屏幕,密切关注着淮北地区41座变电站电网运行情况。屏幕上,一条条跳动的曲线和数据,牵动着监控员的心。在短暂的休息中,两人通过视频电话完成了与家人的“云团圆”。凌晨两点,一阵刺耳的告警声打破夜的宁静,濉溪变电站220kv母线出现电压越限。李兰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开展电压分析,同时远程投切站内可用抵抗维持电压稳定。经过紧张有序的处置,电压越限被及时排除,电网恢复正常运行。“越是节假日,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。”李兰说,春节期间,用电负荷波动大,加上天气变化等因素,电网安全运行面临着更大的挑战。
1月29日,农历大年初一。上午8点40分,在位于烈山区古饶镇内的国网淮北供电公司550千伏濉溪变电站内,运维班副班长高超正全神贯注地指挥值班员,操控无人机在变电站上空“巡视”。在主控室,运维人员盯住智能巡视系统和全景摄像头传来的高清视频,同步分析判断,保障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。春节期间,班组制定了周祥的节日特巡和保电方案,以“智能化”装备引领的人机协同模式,实现后台与现场、动态与静态的深度融合与互动。此外,每日三次常规巡视搭配两次精准测温,结合人工、机器人、远程智能巡视系统、全景摄像头及无人机,形成“五位一体”的立体巡护体系,编织了一张无死角、无盲区的设备巡视网。“越是过年,越是要提高警惕,防止烟花爆竹和孔明灯跑到站内引发火灾。”濉溪变值长刘文告诉记者。
“春节我在岗!”是淮北供电职工在每一个春节最质朴、诚挚的告白。他们用敬业的态度和辛勤的付出,为新春佳节增添别样的“年味”,在平凡的岗位上,默默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。
记者于晓
通讯员 谢超 任印久 刘一丹 谢伟强